近年來,銅陵市著力聚焦特殊困難群體,著力為貧困母親、困難學子、孤寡老人、重大病患者、殘障人士等構建“四補”機制,慈善的第三次分配作用得到了較好發揮。
一是“補”齊婦女兒童呵護。以貧困學子、母親和留守兒童為重點捐助對象,整合資源,聯動開展關愛婦女兒童項目。市民政局、市教體局等九家單位開展“慈善聯合助學”項目,累計發放助學金2200余萬元,幫助貧困學子7300余人,該項目曾榮獲國家民政部、中華慈善總會“第二屆中華慈善突出貢獻(項目)獎”;開展“愛心關注母親”,共籌資58.65萬,捐助了1034名貧困母親;“千人千愿”微愛圓夢行動,為6300余名困難兒童“圓夢”;“點亮小桔燈”之系列活動累計助學546人,發放103.07萬元。
二是“補”足老年人關愛服務。積極引導社會組織開展活動,合理安排救助領域,讓捐助資源不浪費,受助老人不重復。開展了“端午節”“重陽節”慰問特困供養老人活動上百余次,全市62所養老機構,基本實現特困供養老人關愛服務的全覆蓋;為市區敬老院近600名特困老人籌集了近20萬元的羽絨內膽、絲絨棉被等過冬物品;“失智老人”關愛項目免費發放200個手環,為“愛”連接失智老人,讓失智老人不再失聯。
三是“補”建恤病幫扶機制。以臨時救助、大重病救助為主,實行常態化幫扶特殊困難群體機制。市慈善總會開展了十四屆“慈善情暖萬家”系列活動,慰問城鄉特困、貧困戶家庭及低保重大疾病患者等弱勢群體,累計發放救助資金200余萬,幫扶慰問全市各類貧困對象3000余人次;市“與我同行”愛心協會連續開展七屆“春暖計劃”扶貧助困活動,幫扶困難家庭601戶,發放資金120.3萬元;搭建舊衣回收、二手物品義賣平臺,涉及32個社區共739個回收箱,折合善款達23.03萬元,幫扶因病困難的家庭200余戶。
四是“補”強殘疾人士保障。滲透殘疾人保障領域,開展形式多樣的助殘、惠殘活動。每年4月,市慈善總會攜手市肢體殘疾人協會,為貧困殘障人士量身定制輪椅,已免費發放80多臺輪椅,價值約16萬元。市彩虹志愿者協會開展“左手+右手”殘疾人康復訓練陪護和“陽光天空”社區殘障人士關愛公益項目,組織“有緣相會”殘疾人交流會243余場,涉及獨居殘疾人600人次;面向有意就業的困境中的殘疾人開展職業技能培訓19場。市自閉癥關愛協會開展“星寶貝打鼓”“星寶貝手工制作”和“星家長喘息”系列活動,為智力殘疾的群體創設一片交流天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