定義:
「澄清」是引領被助者把模糊不清的訊息,或不甚清楚的陳述,作更詳細的解說(elaborating),使未明確的訊息轉化為清楚、具體、深入的訊息。此外,「澄清」亦包括工作員因應被助者的需要而加以解說工作員欲表達的訊息。
目的:
1. 增進工作員對被助者的了解
- 澄清問題,使工作員對被助者的問題有所了解。
- 澄清被助者的想法、感受、行動或經歷的情境,讓工作員對被助者有較清楚的認識。
- 澄清文句、詞語、字眼和非語言訊息,使工作員確切明白被助者的意思。
2. 協助被助者作較具體的自我探索,從而對自己想要表達的問題、處境有較清楚的了解。
3. 促使被助者明白工作員所傳送的訊息。
運用:
在運用時工作員的基本方法:
1. 用開放式問題引發被助者作更多表達。
2. 用封閉式問題以期獲取簡單、明確的答案。
3. 直接請被助者舉例說明或作補充。
4. 就某詞匯、字眼直接詢問被助者的意思。
5. 工作員以例子、補充資料、較簡單易明的文句、詞語,并配合非言語的表達重新解說工作員欲表達的訊息。
在運用時工作員亦須留意:
1. 不宜在接觸、交往的初期便自以為是地認為自己對被助者的問題、經歷、言語及非言語的訊息已有足夠掌握而不作澄清。
2. 過多的封閉式問題或許會令被助者感到不安,有被審問的感覺。
3. 留心聆聽以免自己誤解、遺漏了被助者所表達的基本訊息。
4. 工作員傳送了自己的訊息之后,須留意被助者的非語言表達,包括表情、姿態,以了解被助者是否明白及領會工作員的訊息